快失传的礼仪语:头次见用久仰久不见说久违

2014-04-10来源 : 互联网

近日,网友“作家文道”总结了一系列“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经过大V转发后,引发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有大V表示,“传统礼仪,没有敬烟陪酒,没有八面玲珑,传统礼仪用语之美,在朴实无华中透着一腔真诚!”这一观点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但是,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传统礼仪需要传承,也要顺应社会发展,但*重要的是保存礼貌的精神而非言语上的形式。

观点一:敬语一出,顿感顺耳

许多网友在分享转发的同时,纷纷表示,人际交往中听到礼貌用语,感觉确实不同。网友“浅浅还要瘦瘦瘦”表示:“礼仪用词确实有它存在的理由,这些话说出口,让人顿感顺耳。”网友“刘倚君”也认为,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能丢失昨天的文明礼仪。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懂得礼仪用语了。“上过点学的老人都会,年轻一辈儿早就不知道这些了。很多城市的孩子,见了长辈连*起码的问候都不会。”网友“雷有凯”说。对此,也有网友表示,礼貌用语怎么会失传?网友“勾魂电眼李明博”表示:“失传?有点儿扯!自己没礼貌为什么总要怨别的?”

观点二:传统不是一成不变

还有网友表示,文明礼仪永远都不过时,但表达的形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步。网友“上下翻飞的胖子”就表示:“有的词感觉都演变得不那么礼仪了。比如借光,你下车的时候被后面的人喊借光,是不是很不爽?”网友“老帆帆不吃葱”也认为,现在别人赞扬如果是和真实情况差不多,与其说“过奖”,不如说“谢谢”更自然真诚。还有网友开玩笑地表示,以前见面都是互问“吃饭没”,现在应该改成“买房没”。网友“纸鸢风荷”认为,随着语境变化,这些词语只适合某些正式场合用,传统敬语的式微是正常现象,没必要如此紧张。网友“阿米Elaine”也表示:“时代在进步,就算是传统,也不是五千年一成不变。既然是历史,就把它留给时光吧。”

观点三:就怕感觉虚伪做作

网友马钰评论称:我觉得有点儿做作!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肯定受不了。比如有人初次见面就对我说“久仰”,我就想问他,你啥时候听说过我啊?毕竟有点虚伪。而网友瓦塔西则认为:如果平常都不用,突然用起来,会感觉很不自然,无谓强求啦。礼貌跟习惯恐怕不能冲突吧,人际交往中感觉自然、舒服才是*重要的。网友二次清零则联系到现代汉语:“大多都还常用,只是看到汇总在一起,有点僵化的感觉。用现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表现出这些礼仪,效果也是一样的。”更多的网友指出,文明礼仪重在精神传承,而不是只看重语言形式。据《广州日报》

**:礼仪用语很有**使用的必要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有网友觉得这些用语属繁文缛节,但也有觉得这体现了传统礼仪的用语之美,表示这样的言语在朴实无华中透着一腔真诚。

有一些*具思考精神的人分析道:网友在总结的这份“中华礼仪用语”面前用了“快要失传”四个字,显示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那么,**是如何看待的呢?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微博]文学院的一位教授,她告诉记者,这些词语都是“谦词”、“敬辞”,网友所总结的这份用语中的很多说法,确实已经鲜有人使用了。但是这份包含了三十多条的用语中,大多数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很有**使用的必要。有网友认为这些过时,恰恰是因为用的人少了。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用语是语言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应该维护自己完整的礼仪用语体系。如果有人用了这些用语,别人会觉得使用者有教养,懂礼数。”(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中华礼仪用语

头次见面用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

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

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

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

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

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

答人问候用托福[微博]。

问人年龄用贵庚,

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

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

招待不周说怠慢。

标签: 教育资讯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