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坚守山乡38年 校舍成危房在自家教学

2014-05-06来源 : 互联网

地处武夷山脉的铅山县湖坊镇横塘村,有座仅两间校舍的横塘小学,今年57岁的王克忠是小学里**的教师。

38年来,无论校舍如何迁移,无论师生如何变动,王克忠怀抱教书育人的满腔热情,始终坚守在大山深处,犹如一支默默燃烧的红烛,辉映着山区孩子们成长的道路。

开学前夕,记者见到王克忠时,他正顶着烈日奔走于崇山峻岭间,进村入户为适龄儿童报名事宜而忙碌。他说:“全村14个村民小组都要跑跑,摸摸情况、做做家访,可不能让一名孩子失学啦!”

毅然选择坚守,一生留在讲台

横塘教学点地处湖坊镇与弋阳县、贵溪市交界的*偏远山区,这里山高人稀,长期不通公路,条件十分艰苦。

1979年1月,王克忠在原铅山县化工厂任厂长的父亲不幸病逝,他可顶职到化工厂工作。然而,正当他背上行囊,准备离开大山前往县城时,横塘村畲族老族长雷金龙却领着村民,带着野猪肉、石鸡、米酒等来到学校,恳求王克忠留下。当晚,畲族山寨40多名乡亲人人端着水酒相敬,学生们个个诚挚挽留。那场面深深感染了王克忠,令他**难忘,他毅然作出选择:一生留在横塘教书。

坚守山乡的王克忠,在山区小学里成了家,把老母亲也接到了村里。有好几次机会,他可以调到中心小学或交通便利的学校任教,王克忠都毫不犹豫地谢绝了。他说:“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有一个我会教一个,退休了也会坚持。”

就这样,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上,他默默地度过了38个春秋,执著教书,无怨无悔。在他自填的《感悟》一词中,他直抒胸臆写道:“猛回*,园丁卅八秋。功名富贵尘与土,自甘休。两鬓白,无所愁。唯愿花卉茂,丹心留。”

关爱山区孩子,不顾自己苦和累

王克忠爱大山,更爱大山里的孩子们。由于学校周边都是羊肠小道,定期接送学生成了他的传统习惯。前几年,由于大山深处的老校舍成了危房,出于安全考虑,王克忠把家腾了出来,3个年级18名学生全在他家里上课,直至2011年9月搬到现在的校址。

学校缺少教师,但山区的孩子同样需要全面知识的哺育。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王克忠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足课程。自己文化程度有限,就想办法找资料学习,笔记记了一大摞。虽然自己收入不高,但面对学生的家庭困难,王克忠常常慷慨相助,垫学费、买用品。

上个学期,小学虽仅有一年级和二年级8名学生,但一名残疾生的到来,又为王克忠平添了更多的辛劳。今年7岁的张志宏先天性聋哑,父母在外打工。今年年初,父母将张志宏送到上饶特殊学校读书,读了两天,孩子天天哭哭啼啼,饭也不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志宏的父母把他送到横塘小学。王克忠欣然接纳下来,并买来上下册的《中国手语》,一边自学,一边教孩子。

为了山区的孩子,王克忠常常要挑上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10多公里,不知挑坏了多少根扁担;学校从山上接山泉水的水管堵了、破了,他自己动手修理,手臂上不知被山石划出多少道伤口……38年间,他与清贫为伍,与苦累相伴。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事业的奉献,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生活充满了诗意,生命永葆着青春。”

心中深藏歉意,那是对亲人的愧疚之情

王克忠的家住在离横塘小学2公里远的山坳里,房子是爷爷手上传下来的破旧老木屋。因儿子已到南昌打工定居,家里现在只有他带着双目失明的老母和重病多年的妻子居住。

长期以来,由于忙于山区教育和学校的事务,王克忠对家里的事难以照应,对家人充满了愧疚之情。

1991年6月,全乡五年级统考,王克忠的儿子突发高烧,他仍坚持带学生参考。回校途中,因连日暴雨,突涨洪水,他顾不上发高烧的儿子,将学生一一安全送到家。回到家时,儿子已高烧昏迷。听着妻子的埋怨、数落,王克忠无言以对。

1999年,妻子患上了神经衰弱官能综合症,严重时有3年时间不能起床,不但做不了家务,一年光医药费就要近万元。以前,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家务大都由妻子承担,从来没有过怨言,但当妻子重病时,他却没办法给她更好的*疗,还欠下了4万元外债。

今年5月2日,妻子到山沟里洗衣服,不小心从2米多高处摔下,顿时满脸鲜血、昏迷不醒。正在上课的王克忠得知消息,连忙赶回家中,将妻子送到10多公里外的镇医院急救。由于心里记挂着上课的孩子,只得将妻子托付给镇上的小姨子照顾,自己又*烧*燎地赶回了学校。

亏欠的是家人,欣慰的是学子。38年来,王克忠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大山深处,满腔热忱地献身于山区教育,为山里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如今,他教出的学生中有研究生、公务员、军人、教师……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令王克忠感到幸福与自豪。(徐叶茂陈万民记者张弛)标签:王克忠张志宏山区试试看校舍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