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读: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2014-05-30来源 : 互联网

在这个“史上*难就业季”中,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陕西工院)2013届“欧姆龙订单班”学生高洋已和其他100多名同学挥别母校,分赴**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欧姆龙在大连、广州、深圳、东莞和上海等7家企业,迈出了他们职业生涯的**步。高洋同学高兴地告诉笔者,“公司的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错,我们一入厂就享受6级工资标准(非订单班学生5级标准),平均每月能拿4000元左右。”

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作为国家百所**性高职学院的陕西工院,在**性建设过程中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学院将目光瞄准了校企合作,将着力点放在了探索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学院与各大企业联合开设了“亿滋(卡夫)中国”、“中联重科”、“雅戈尔”、“淘宝”、“索菲特”、“陕汽金鼎”、“人人乐”等79个冠名订单班,先后为企业培养了6100多名**人才。在这些订单班里,与欧姆龙合作组建的订单培养模式堪称学院历史上校企融合力度*大、合作规格*高、影响*深、效果*好的订单培养典范。

合作缘起:**毕业生引企业上门

说到欧姆龙与陕西工院的缘分,还要追溯到2007年,那时候欧姆龙还只是陕西工院的500家用人合作单位之一。后来,74名在欧姆龙上海公司工作的该院毕业生的**表现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2010年7月,时任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陈建龙先生主动找到陕西工院商谈校企合作事宜。对于陕西工院来说,像欧姆龙这样拥有****技术、先进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合作热情的企业,也正是学校可遇不可求的合作伙伴。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推动下,2010年9月15日,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共育国际一流员工”的战略目标。两个月后,**届“欧姆龙订单班”正式开班,企业优势资源与学校优势专业的强强联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合作之初,正值欧姆龙在中国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企业更加关注学生的成才成长。公司上下对订单班高度重视,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他们深入参与订单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经验交流和研讨活动:精心筹划,先后安排150余位专家、技术人员来院讲学交流;每年捐助40万元订单班奖学金;先后捐资300多万元共建了“陕西工院—欧姆龙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积极安排任课教师赴上海、日本学习进修。学院倾力配合,在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选派专人进行学生管理、开辟实训场所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大力投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在欧姆龙各公司工作的订单班毕业生接近400人,有70余名毕业生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11人在日本进修后成长为公司后备干部。今年5月,又选拔98名2014届学生开展订单培养,陕西工院已经成为欧姆龙在国内*大的一线人才培育基地之一。

陕西工院党委书记邓志辉与欧姆龙公司领导参观共建的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订单班学生在进行自动化实训

2012届欧姆龙订单班学生、欧姆龙公司企业技术骨干何叶自豪地说:“欧姆龙订单培养,使我们在大二的时候就确定了工作意向,毕业以后直接进入欧姆龙公司工作。现在,我虽然毕业时间只有一年,但是已有两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了。”

“学院与欧姆龙的深度合作,探索形成了一种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今后,我院将继续推进订单培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育出更多特色鲜明、企业欢迎、家长[微博]满意的***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陕西工院院长崔岩在总结欧姆龙订单培养工作时说。

扎实推进:八个“一流”出特色

谈到参加订单班的收获,2014届欧姆龙订单班学生黄培旺脱口而出的就是“充实、快乐”四个字。他说,参加订单班,不仅是提前一年找到了就业“婆家”,更是作为准员工真切感受到欧姆龙的企业文化,亲身体验、操作欧姆龙的高端设备,分享企业的先进技术,更好地把课本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再通过安排紧密的课程、小组讨论、团队协作、企业专家精心授课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合作、敬业、沟通,增进了友谊,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是充实、快乐的。

在陕西工院,像这样的订单班受益者还有很多很多。通过近四年的紧密合作、频繁交流和深入探讨,校企双方探索并实现了“校企联动,八个一流”的合作育人方式,圆满实现了“培育世界一流员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打造学生就业品牌”的目标。

联手策划一流合作方案: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一流员工培养的要求,在校内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全套引入技术培训包、整体引进产业文化教育、人员互动、设立企业冠名奖学金,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育人。

学院成立了由院级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学院校企合作顶层设计。

一方面,企业由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龙先生作为牵头人,负责校企高层交流,确定顶层设计;欧姆龙企划部负责订单班的日常事务,负责培养方案的细化和执行,保障订单培养落实。

另一方面,陕西工院党委书记邓志辉作为学院负责欧姆龙订单培养的负责人,电气工程学院以院长卢庆林、教学办公室、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室及其他相关院系及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三级保障机构,保障订单班日常教学及各种培养活动畅通顺利进行。

面对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和管理层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调研分析,校企双方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方案,先后引入《欧姆龙PLC开发》、《欧姆龙培训手册》等软件包,选派各公司培训部门专家赴学院对学生进行培训,提供软件及培训资料,将学生严格按照员工的培训标准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保障培训质量及培训效果,结合校企双方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培训内容,让培训方案更贴近就业岗位标准。

联合制定一流培养计划:按照培养国际一流员工的目标和现代企业员工现场工作要求,校企双方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产品技术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形成全新的订单培养计划。

经历近四年的实践与探索,校企联合开发了《品质管理》、《生产过程改善》、《全员设备管理TPM》、《企业理念及OMRON产品知识》、《TWI班组长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PLC技术》等12门订单课程,有效实施、保障了一流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

共同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在教师团队建设上,学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选派**教师赴日本学习深造、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另一方面聘请了共计150余名企业管理专家、技术骨干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业人员来校授课,主讲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指导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项目。

自2010年7月与欧姆龙企业合作以来,校企双方频频交流互访,截至2013年5月底,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等来校已达320人次。近四年来,企业专家累计150余名专家来陕西工院授课。其中来自日本总部的高野、荒井、上田、北岛、尾副、仓桥、山崎、楠居等10余名高级专家,欧姆龙在华各企业专家曾庆球、杨杰、唐春玉、韩阳升、邓家飞、何丽、张正刚、梁杰等40余名授课专家参与订单授课。

协同实施一流双向多级学生管理:依据企业要求,订单培养设置三个阶段,即一、二阶段培养专业能力、第三阶段运行培养计划,实现原培养计划和订单培养计划的合理衔接。融入职业素质培养,实施企业化授课方式。按照国际员工素质要求,校企合作组成教学团队,采用一体化方式,指导学员按“小组计划—共同讨论—团队工作—成果发布”的企业化工作路径实施教学。

结合高职学生教育的特点,订单班实行高层、班主任及学生干部多级管理,实现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保障学生在订单班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时,积极推行“双班主任制”和“企业文化进校园双向互动”。在学生管理上打破常规,实行双班主任机制:一方面,学院选派经验丰富、表现**的教师担任订单班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派遣高级管理干部常驻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将世界一流企业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其次,班级管理实行分层管理,以10人为单位建立小组,各小组建立组长负责制,定期进行小组评议,对表现**的小组给与奖励。

另外,订单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不限于课堂、书本,既使学生学习生产过程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以发展学生智力,又获得生产技能训练以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有效地将两者融合起来。尤其是将素质教育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整合,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共建共享一流实训基地:经过两年的筹备与建设,2012年5月18日,陕西工院-欧姆龙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落成,该中心是由陕西工院与欧姆龙集团双方合作共建,集教学、培训、职业认证、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及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为一体,是目前国内高校*大、技术*先进、水平*高的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从2011级学生开始,增设欧姆龙变频器知识学习和培训,充分发挥“欧姆龙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的实训效能;承担校内外各种相关技术培训及职工技能大赛;承担2012年陕西省组织的职工技能大赛及2013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LTE组网与维护”项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企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及先进自动化系统的科研与开发工作。

营造一流企业文化氛围:陕西工院与欧姆龙公司在订单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校企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了解、熟悉企业文化,积淀产业文化的素养,培养与岗位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顺利过渡。在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等环节,多措并举、潜移默化,实现文化的熏陶与浸润。

通过企业专家精彩的演讲和职场分析,让学生清晰看到步入企业后需要的各种文化及精神。尤其是欧姆龙(中国)公司高管后藤龙之介、陈建龙、沈长庚等为师生作《欧姆龙事业现状与企业理念》、《拿什么去工作》、《对**人才的期望》、《当代大学生的理想、梦想和幻想——简析从学生娃到职业人的华丽转身》等数场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积淀企业文化的素养、接纳企业的精神内涵,从思想深处培育学生的企业认同感、增进服务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学生创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订单班开设四年来,校企双方已经连续举办了三次“欧姆龙”订单班忘年会(新年联谊会),使学员感受了企业人文关怀,增强了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加深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学校和企业还为订单班举行隆重的开班仪式、毕业典礼,表达对订单班的重视和鼓励。发放企业奖助学金,引导学生感恩企业、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欧姆龙企业高级顾问、特派订单班班主任沈长庚,把企业管理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把尊重劳动、遵纪守法、诚信守时、团队合作及忠诚意识、服务理念、敬业精神传递给学生们。2011届毕业的张宁菲同学说:“公司和学校每个月都举办宣讲会、联谊会、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我们就是个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工作,我们是充实快乐的。”

合力构建一流评价体系:按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员招聘选拔、过程监控、技能考核、素质评价、奖学金发放、工作去向分配方案等订单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一整套与国际质量体系、职业技能标准、员工素质要求、生产现场评价等相结合的订单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254名订单培养的毕业生,他们扎实的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突出的业绩赢得了欧姆龙公司的一致好评。欧姆龙(广州)公司总经理西村秀敏对2011、2012届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各分公司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陕西工院欧姆龙班的毕业生忠诚度高、跳槽率低,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好。在欧姆龙学生品牌的辐射、驱动中,440名在校生与欧姆龙签订就业意向。对这一成功的订单培养范例,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日本京都报、腾讯网等媒体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

硕果累累: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四方共赢

近四年的深度合作,以“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督、校企共赢”为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办学模式成效逐渐显现。对企业而言,一是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企业形象,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二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储备,变被动找专业人才为主动按需培养人才;三是企业提前介入教学、培养过程,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四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习,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适应岗位,大大缩短了从大学毕业生到企业技术员角色转换时间。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方“共赢”。校企合作过程中,欧姆龙公司超前的战略视野、独特的教育理念、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办事风格以及对人才的渴求与重视,引发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思考。欧姆龙订单班的成功范例,也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些许反思的空间。

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土居先生表示:“欧姆龙深耕中国20余载,在工业自动化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专注发展工业自动化事业是欧姆龙‘超**化’十年规划的重要战略之一,将加强欧姆龙在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发展,因此人才是确保业务拓展、实现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作为行业领导者之一,欧姆龙有责任也有能力进一步与中国高校深化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对于欧姆龙对本地工业自动化人才的积极扶持,陕西省教育部门高教负责人袁宁深表赞赏:“感谢欧姆龙捐资建造具备国家**级水平的实训中心,期望更多外资企业能够效仿欧姆龙,为陕西省制造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分享先进的经验与技术支持。”

在校企合作工作专题会议上,陕西工院党委书记邓志辉提到欧姆龙时说:“欧姆龙订单培养促进了教企结合,也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订单培养探索形成的较为科学系统的运作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达到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四方共赢,探索形成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未来展望:校企融通路更宽

回望学院与欧姆龙的合作历程,校企高层的高度重视是订单培养工作落到实处的保障之一,经研究分析,多数高校的订单式培养流于形式,订单企业不介入或很少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并且存在校企双方一头热的问题;企业单方面重视,学院因为招生情况比较理想,无暇顾及,学校是校企合作的核心,一旦学校积极性不高,势必无法正常合作;要么学校重视,企业因为生产或经济原因,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不够重视,导致企业无心投入人力财力参与到订单培养工作中。

企业参与订单培养的整个环节是校企合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体现校企合作是否深入进行的依据,要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仅凭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的,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学校教育滞后于企业需求,必须由企业专家参与到订单培养工作中去学习。为了学校教育更切合企业实际需要和提高订单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学校务必着眼提高师资水平,积极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企业中去学习,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实战技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是否在该行业处于**地位的重要标志,应该有***的管理团队,因此在订单培养管理人员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一方面,选择具有责任心强、高学历和***的学院**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择也要遵循阅历丰富,企业经验丰富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层管理人员,同时有利于协调校企双方的各项事务。具备校企***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为订单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和基本条件。

为实现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的无缝对接,订单学生管理实行双班主任机制:一方面,学院选派管理经验丰富、表现**的教师担任订单班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派遣高级管理干部常驻学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管理,缩减学生进入岗位从学生到职工的时间,及时将企业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

真正检验订单工作成绩的是企业实践,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订单培养的评价是衡量订单培养的标尺。当然这些衡量指标只能通过深入到企业调研才能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改进订单管理,促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更上一台阶,必须将调研工作落到实处。

要将校企合作作为一种范式,制度和规范是校企合作落实的保障,必须依据制度来做好合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就像企业的生产线一样,每一个环节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和操作规范,整个流水线才能顺利生产,有了制度和规范支撑,才能进一步深入推广和延续校企合作,否则一旦合作中的某些机构和人员变迁,校企合作将很难持续进行。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陕西工院始终坚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拓展合作的宽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提升合作的温度;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形成合作亮度;瞄准企业需求,加强合作密度;改革合作模式,显现合作力度,开创了校企深度融合新局面。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期许更多国际企业一流“准员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现“中国制造”的复兴使命。(卢庆林王伟)

标签:2013高考学生高考高校订单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