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学将采用中式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

2016-08-08来源 : 互联网

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推出了一组关于中国老师教育英国学生的纪录片,“中国式教育”和“英国式散漫”的碰撞让人印象深刻。日前,英国**又作出一个向“中式教育”学习的举措:根据数学教学改革计划,英国半数小学将采用中式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涉及学校达8000所。

上海数学老师“吃香”。

上月中旬,英国***负责学校改革的主管尼克·吉布宣布,这种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成为英国学校的固定标准。**将向8000所小学提供支持和培训,以改用上海的中式数学教学法。未来四年,英国将投入4100万英镑用于发展35家数学教学中心。同时,还要引进中国的数学教科书。从五岁起,英国的孩子们就要进行算数练习,必须通过不断重复来掌握各个概念,然后再学习新的内容。

尼克·吉布自信地表示,“我相信,我们采取的方式能**我们的年轻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发展。让‘数学不好’这种标签成为过去式吧。”

2013年,经合组织(OECD)的**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测试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数学****,英国的排名是第二十六。这成为英国***“进口”上海数学老师的源动力。

从2014年开始,英国与中国就已经开展了教师交换计划,每年都有一批中国教师前往英国。据《卫报》报道,目前有70多名上海的数学老师在英格兰各地的学校任教。

据悉,英国已有部分学校试行了中式教学法,大多数学校学生的数学成绩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较大改善。南汉普顿大学教授雷诺茨说,在下一轮的**中学生PISA测试中,很有希望看到“上海方式”产生效果、英国中学生的数学排名有所进步。

中式教育真能见效?

对于吉布的改革计划,英国教师协会并不是很认同。他们认为,上海是中国教育程度*高的城市之一,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出色,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高。同时,他们还指出,英国学生在其他的**教育测试中表现得并不差。

来自格洛斯特的汉弗曾参加英中教师交流计划来过上海。他承认上海的学生在计算能力上远超英国同龄人,但依然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表现更出色,仅仅是更擅长解题。持类似疑问的批评者还不少:中国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方式真的有效吗?是不是学生*终只得到了应试能力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

布鲁诺·雷迪曾经是所罗门国王学院的数学老师,他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解释道,上海的数学老师设计的课堂环节和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都相当有智慧,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采用简单重复练习,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学生;学生也需要通过回答出这些问题来体现其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因此,*重要的是,中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未来学习和使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橘生淮北则为枳”式的焦虑。有评论指出,如果没有给予教师适当的培训和充足的准备时间,就贸然上马使用新教材和新教学方法,很可能造成“水土不服”。

受英国引入“中式教育”启发,教育**在网上撰文指出,能否通过使用新的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建立线上平台,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协调人力和分配教学资源。客观来说,英国小班化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精神,也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去年的BBC纪录片主角之一,中国教师杨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如果自己现在回到学校教书,可能会在中国与西方两种方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中式教育”远渡重洋登陆英伦三岛,对于国人而言,自然是件引以为豪的事情。但*终能否适应英国小学的具体情况,尚待实践检验,也需要有一个持续的评估。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40名数学老师接受了“中式教育”的培训,未来还会有700名老师接受类似的培训。英国**希望这些老师能够“以点带面”,把所接受的培训成果分享给他们的同事,让“中式教育”的星星之火在英国燎原起来。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