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男月薪3千元感叹入错行 写文言文辞职

2013-11-14来源 : 互联网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吾昔之同窗好友,莫不事业小成,甚者衣锦还乡。”这是IT男小杨因感叹入错行而写的文言文辞职信。这封辞职信共有612字,引用了诸如冯唐、李广等历史名人典故,借此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境况。这封文采飞扬的文言文辞职信传到网上立即引起关注。大多数网友都在思考:自己当初是选对专业了吗?

喜欢考古,却在父亲的逼迫下“弃文从理”

小杨说,自己原本在渝北一家软件公司做技术员,因为嫌工作枯燥,现已辞职。写辞职信时,他心有惆怅,同龄的朋友大多有了很好的归宿,可自己每月还在拿着3000元的工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那就只能用文言文抒发感情了。”

除了讲述自己入错行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外,还有一句游离于辞职之外的表述,那就是提到了自己的父亲,同时还表达了父亲对他现在工作的不满意,“吾之兄长及父辈闻弟之难境,甚为不满……”。小杨说,他从高中开始便热衷于看文学和哲学的书籍,也开始试着写作,但却在父亲的“逼迫”下被迫选择了理科。他一直认为,是父亲替他做的选择,造成他入错了行。

叛逆与反抗:大学是“玩”过来的

由于父亲帮他选的是理科,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所以,小杨说,他大学四年几乎都是耍过去的。原本英语成绩很好的他,从没认真听过一堂英语课,不要说英语四级,甚至连公共英语的二级都没通过,*后连学位证都拿不到。“当初不选这个专业,我肯定不会这样自暴自弃。”小杨把没获得学位证的原因,归结为读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而没有获得学位证,*终导致他错失了一个很好的职业岗位。

对于为什么要逼儿子选理科时,小杨的父亲无奈地说道,自己年轻人就是因为选报文科而没能读到理想的大学,他不希望孩子跟他一样,为的是让儿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可怜**父母心!不过“强扭的瓜不甜”,虽然父母本心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如果一味将孩子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就容易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在子女成长的每个重要阶段,*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以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前提,父母与子女共同协商、交流后,再做出人生的选择。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