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零下一度》的批判性(下)

2012-08-21来源 : 互联网

(接上)

第二,批判现实。在《来自海边》中,韩寒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他原话是这样写的:“有的人捐赠灾区一毛不拔,一到猴山,见猴子一团团簇拥在一起毛茸茸的,终于懂得了一毛不拔的后果,吓得什么真奇异果都往里扔。”表面上真的是这样对吗?其实不然。一方面,是说某些人“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该做的事却屡禁不止,把“禁止乱投食物” 抛之眉外。要是所有人都那么关心动物生存,那它们还愁挨饿吗?*怕不是那么简单,说不定哪天动物们吃了含有某毒素的东西还以为自己是撑死的。另一方面,是真的在讽刺对公一毛不拔,这不禁想起了有人对城里人的评价:“他们宁愿把不要的东西(还有使用价值的)扔掉也不会给别人,更谈不上与大家分享。”这是新时代的悲哀?这是现实中做人的道理吗?别人需要关爱的时候,视而不见,却没有想到自己需要关爱的时候……

韩寒是个足球爱好者,所以对有关足球的不满他难免会批上几句。他抱怨中国的小市民就是如此,容得下麻将却容不下足球场(《足球啊足球》)。这也难怪,国足被贬到“三流”,离“一”只差两横,就是冲不上来,只是离“二”更近一些;麻将事业就算是怎么禁止还是蒸蒸日上。**不可能每个乡镇都有足球场,但也很难找到哪个乡镇没有麻将台吧,恐怕国内所有的足球场都装不完国内所有的麻将桌。现实中类似这样的主次颠倒,优俗不分的比比皆是。

第三,批判唯利是图。韩寒写了两篇有关书店见闻的文章,有批判读者的,也有批判店主的,其中心都是批判唯利是图的现象。《书店 一》主要描写读者的丑态,日常生活中也较常见。在《书店 二》中,韩寒把买书比作是爱情——不可相信**眼。这不是说怕买错书,而是要小心掩藏在细缝处的标价。当然他是在翻上个世纪末的帐,现在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但是现在的私营店家鬼点子可多了。多年堆积的书卖不出去了就打出“为答谢广大读者多年来……”这就是所谓打折销售的理由。几天后,见成效不好,又加上“*后xx天”字样。这种清仓式的推销在衣服店就*常见了,往往是“*后xx天”一直好几个月了还没到*后。有些商家更绝,碗大的字写着“本书店一律五折”,顿时,平时怪冷清的书店被挤得水泄不通。就连不看四大名著的某某也拿了本《水浒传》笑嘻嘻地准备结账,店主一叫价差点吓了一大跳。不是五折吗?原来大字后面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微小迷你型“起”字。为了顾及颜面,只好自认倒霉掏*了。

还有韩寒在《三个地方的三轮车》说的贪图的车夫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坐车经历。明明目的地就在桥对面,只是初到那里不认路而已,结果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居然可以绕一个大弯送我到桥对面。这些都是唯利是图的人的卑微手段。

第四,批判教育方面。他建议说以后的作文评分取消优良中差,改成“正合我意”,“相差不远”,“参考大纲”,“逆我者亡”四种得了。难怪他说一篇文章的好坏没有评判的标准,只是看评者喜不喜欢。而且文章作者是否名人也非常重要。这点本人也有同感。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写错了字就是错别字,而名人写的错别字叫通假字。名人写的鬼都看不懂的文句叫朦胧美,普通人的只能判个“狗屁不通”的罪名。更纳闷的是把一篇三流的散文拆成一句一行,调换一下顺序也居然变成一篇现代诗。

《穿着棉袄洗澡》就是专门针对中国的教育改革而写的。他极力抨击当今应试教育的不是,对教学安排和过分压制学生的主观能力也有不满之处。总之,在他眼里,中国的教育就是“有问题”。

韩寒的批判实际上就是他对现实不满的发泄。“我的性格里叛逆的因子太多,所以我的文章从来都有攻击性。”正是这种攻击性使得他有时过于主观化,有些批判得不到众人的认可。比如他说数学只要学到初二的水平就够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进大学深造的问题,他认为不必要,这就不合时流了。

韩寒也不是全才,自然有他的两面性。读者从《零下一度》中能感受到强烈的批判色彩,从中看穿社会的种种丑相。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浅谈《零下一度》的批判性(上)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