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四)

2012-10-26来源 : 互联网

那么,如何才能寻求一条比较合理的教育方式?我想*先要从教育者自身做起,从教育者自身的提高来减轻这种管理产生的焦虑和迷茫,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既不抹煞孩子的天性,又能自如地进行后期的“田间管理”,使我们的“秧苗”快乐成长。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主性越来越强,他们对老师**俯*贴耳,教师只有全面提升素养,放下架子用心灵去感应学生,才能达成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一章中指出:教育素养由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一名教师仅仅具有所教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的、文化的以及实践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教师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拓展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而不乏味。任何一个**的教师与阅读积累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技能、经验的积淀密切相关的。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良好的修养、睿智的幽默、平和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灵活地解决问题,艺术地引导学生,才是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关键,*终成为有特长的或研究型的教师。  

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的心理特征、个性基础和*近发展区,教师如何把共性的教育技巧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基础**结合,如何基于学生的*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人格完善和能力发展,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这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艺术。诚然,作为普通的教育者,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按照**的理念、**的方法施教。

尽管如此,但作为一名师者,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尝试、去体验、仔细去理解教育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无论何时,给孩子一份童真,保持其一份天性。借用林格先生书中的一段话:尽管,你是静静的,我的脑海却时时呈现你抑扬顿挫的演说,语重心长的教诲。你已经**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冗重,而是从心出发,用爱去融化,“润物细无声”,让教育者轻松的施教,让孩子轻松地被教育。教育**是单一、笼统、教条、墨守成规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人性化的,是活生生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尽管,你是静静的,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力量!指引着教育的方向!

总之,“插秧”也好,“抛秧”也罢,适合的就是*好的教育。教育是一种价值的引导工作,而非强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教育,一直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敏感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一起**属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幸福。今日的学生,就是明日祖国建设的栋梁。为了祖国的腾飞,民族的振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这样,我们的教育改革才会获得保证和成功,我们的中华民族才会有希望。

**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一)

**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二)

**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