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同时,我还仿照“智力竞赛”的形式,给学生打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4.多疑。
“质疑”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经常启发学生多动脑,并让他们知道老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神”,孔子也有被问住的时候。
还告诉他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使是书本上的知识,有时也会产生错误,要让后人去鉴别和纠正。不要盲目 地一味地相信书本,从而禁锢了自己的头脑。对那些在思考中找问题,敢于给课文找“漏洞”,勇于向老师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错误的学生,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经过一定的筛选,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后统一认识。我在上《故乡》这篇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去……”这里的碗碟是闰土偷埋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就组织大家讨论。
有些同学认为就是闰土偷埋的,因为他在****和封建主义的双重**下,他的人性已被扭曲--很可能变成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的人了。但是有一个同学很激动的替闰土打抱不平,要为他**昭雪。他说,中年闰土虽然愚钝、麻木,但他骨子里有着淳朴、善良的本性,不会干这样的事。
碗碟一定是杨二嫂偷埋的,因为这非常符合她尖酸、刻薄、另有所图的性格特点。 这个学生一说完,大家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立刻统一了认识,对人物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着用“四多”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这样不仅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愉快。同时,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常都是不知道怎么学习,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学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才会造成厌烦学习,不想学习的态度,时间一长之后,也就把学习放任下去,这样下去,只有毁了自己的学业,让老师操心,父母也不放心,却只有干着急的份。
学生知道了怎么自学之后,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学起来毫不吃力,学习起来轻松,尤其是现在的语文试题越来越灵活,所以学生更要找到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轻松,老师高兴,家长放心。
所以学生学会自学之后,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由老师带动起来,慢慢的对学习提起兴趣,而不是厌烦,这样有兴趣的学习起来,不仅学生轻松,而且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负担,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