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准备需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

2012-11-13来源 : 互联网

下周新学期就要开学了,今年秋季入学的小学新生家长,这几天都在为孩子开学做准备,一位姓李的家长给儿子选购的开学文具都是“*好的、***的”,他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给他准备的**份上学礼物总要考究点,这既是尽父母的一份责任,也是我们对孩子寄予的希望。”

近年来,这些现象总是年复一年地重复,对此,一些教育**表示,*重要的准备往往是在孩子的内心。“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小学新生有着双重心理

这几天,上海许多小学的教师都在对一年级新生家访,了解孩子临近开学的心理和想法。他们普遍发现,不少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儿童,对小学学习有“双重心理”——既盼望,又害怕。如果引导不当,即将入校学习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可能会出现“入学不适心理”。

曾在幼儿园大班被评为“好小囡”的晓丽,对上小学十分期待,*近一直在家里嚷囔着要上学,她说:“我到学校去过,有好玩的,校园里有‘海洋世界’,里面有好多鱼,真好看。老师也很好。”这部分“热切盼望入学”的心理源于本市一些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活动。

不过,也有小朋友对上学有“想法”。一些孩子在听到父母提起“小学要收骨头”时,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将原先对入学的憧憬情绪一扫而光;还有的家长在开学临近时,就会把所有的玩具收集起来,对孩子下达“禁玩令”,更加重了孩子对读书的抗拒心理。父母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将“读书”与“玩”对立了起来。

显然,孩子入学前不同的情绪与家长的引导密不可分,科学的亲子沟通才会令孩子向往学校生活。

入学不适体现在四方面

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上海市特级校长、浦东新区明珠小学校长倪中华分析说,小学新生在入校前出现一种心理波动,大多是正常的现象。他们在暑期由教师对数百位位新生进行了全面家访,据老师们分析,新生“入学不适心理”的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缺少心理准备,对小学学习因为家长“说法”的误导而背上精神包袱,担心玩不了,严重的甚至产生恐慌情绪;二是合作意识淡薄,与伙伴相处存在问题,自私自利表现得特别明显;三是生活准备不足,早上起不来,早餐不吃就来上学;四是对学校认识发生偏差。

要消除这些“入学不适心理”,学校和家庭要达成共识,汇成合力,通过各种途径使一年级新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孩子心理调节有处方

华东师大附属小学校长严伟懿说,尽管学校在开学后会对新生进行“学习准备期”的教育,但家长可利用暑期的*后一周,先在家里做“预备教育”。面对孩子在入学前的不同状态,她认为开学前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调节可从几方面入手:

一是调整作息时间的“生物钟”,制定一张与学校生活同步相谐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让孩子“倒时差”,从放假状态进入到“就学状态”,**睡懒觉和看电视无度的情况。二是向孩子说明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的快乐,分析新学期的学习特点,如能现身说法则更好。三是耐心倾听孩子对新学期的想法,不要轻易打断和武断,首先要让孩子讲完,然后再做讨论,适当地指导。四是共同讨论孩子、家长及家庭的学习计划,形成学习的家庭气氛。五是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打点开学的“行当”,一起检查准备工作,共同创造求学的氛围。事实证明,家长的“心理按摩”有利孩子顺利开学。

福山外国语小学校长石惠新认为,帮助新生适时挂上学习“生物钟”的渠道和方法也要因人而异,要根据不同新生的情况作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样事半功倍,更有利于缩短适应的周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