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留守儿童建学校 10年筹资390万

2012-11-13来源 : 互联网

为了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的家园,四川省资中县农民陈平通过借*、贷款、打工挣*的方式,创办了一所留守儿童小学。10年来,陈平举步维艰,累计投入390万元办学,目前他有一千多个学生,成为当地知名的“奶爸校长”。

如今,很多农民工无力供养子女在城市生活、学习,不得不选择“一家两地”的生活,将孩子遗留在了农村。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陈平决意要为他们创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

在当地人看来,创办该学校,陈平几乎是“倾家荡产”。1982年,陈平退伍后,凭着搞建筑包工,很快富了起来。但在走南闯北的包工生涯中,他吃尽了缺知识的苦头。看见农村的留守儿童上学难,他发誓要以自己的力量办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多读点书。

起初,陈平在村子里建了一所幼儿园,但后来发现这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于是,他决定为孩子们建立小学。2002年,陈平四方奔走找三亲六戚帮忙借*,跑银行贷款,想尽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筹资50万元,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栋教学楼。

为了筹*建学校,陈平过得很艰辛。“那时候资金紧张,哪怕在路上看见一块砖头都要捡回学校。”陈平说,在建教学大楼时,为了节约开支,为了尽快建好教学大楼,陈平带教职工当起了小工,铲河沙、打混泥土、搬砖、冒雨*修教学大楼,双手磨起了血泡。“那时候几个教师挤在一间寝室里,都毫无怨言。” 就这样,大楼建起来后,陈平又亲自抓教学和管理,管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住宿,成了当地一名家喻户晓的“奶爸校长”。

10年来,他举步维艰办学,累计投入资金390余万元,成了当地一位知名的“奶爸校长”。发展到现在,陈平的学校拥有142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200名,寄宿学生396人。

“要不是陈校长,我们都可能都没书读。”留守学生黄洪林姐弟俩满怀感激之情。黄洪林说,爸爸妈妈很少回家,逢年过节,陈校长还带着我们到他家里吃饭,去走亲访友,再次有了家的温暖。陈校长对同学们都很好,还有学生叫他“陈爸爸”。

一直以来,学校不仅面临资金紧缺、设备简陋等问题,而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随着学校的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开支越来越大,有时老师的工资也发不起。

为了解决难题,陈平带领当地的农民工一起在当地的工地打工、包工程、修公路等等,*回来的*给老师们发工资,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

如今,在当地**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利民小学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农民办教育,教育为农民。”面对付出,陈平说,自己都是农民,能为这些农村留守娃娃做点什么是应该的。年关将近,他**的希望就是外出打工当爹当妈的回家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聊聊天。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