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二)

2012-11-16来源 : 互联网

(1)  耕作技术的提高

灌溉技术:各朝代都非常重视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春秋时期的桔椽、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两汉时的灌溉渠、天然陂池、坎儿井,隋唐时期的大运河、筒车等都是先进的灌溉技术或**的灌溉工程,**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耕作和管理技术:商周时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两汉时期在使用二牛抬杠式耕作方法基础上又**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掌握了水稻育秧移植等技术,并总结了及时收割、**种子的管理经验;隋唐时期普遍**“圩田”和两年三熟耕作制,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放*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

(2)  农作物品种增多

①  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西周时农作物种类增多,包括后世大多数农作物都有种植。

②  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石榴、*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  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④  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  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  元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⑦  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⑧  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一、    历朝调整经济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

②   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③   两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刘秀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④   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政策。

⑤   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⑥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⑦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积极**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⑧   元朝设置大司农司,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⑨   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植棉等措施。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⑩   清初**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一)

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三)

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四)

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五)

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六)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