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上行信道的多址控制协议(MPCP)、ONU的即插即用问题、OLT的测距和时延补偿协议以及协议兼容性问题。
由于下行信道采用广播方式,带宽分配和时延控制可以由高层协议完成,因而上行信道的MPCP便成为EPON的MAC层技术的核心。
MPCP子层的基石主要有3点:一是上行信道采用定长时隙的TDMA方式,但时隙的分配由OLT实施;二是对于ONU发出的以太网帧不作分割,而是组合,即:每个时隙可以包含若干个802.3帧,组合方式由ONU依据QoS决定;三是上行信道必须有动态带宽分配(DBA)功能支持即插即用、服务等级协议(SLA)和QoS。
DBA:目前MAC层争论的焦点在于DBA的算法及802.3ah标准中是否需要确定统一的DBA算法,由于直接关系到上行信道的利用率和数据时延,DBA技术是MAC层技术的关键。带宽分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带宽由打开的窗口尺寸决定,动态带宽则根据ONU的需要,由OLT分配。TDMA方式的*大缺点在于其带宽利用率较低,采用DBA可以提高上行带宽的利用率,在带宽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承载更多的终端用户,从而降低用户成本。另外,DBA所具有的灵活性为进行服务水平协商(SLA)提供了很好的实现途径。目前的方案是基于轮询的带宽分配方案,但必须有高层协议介入才能**。
系统同步:因为EPON中的各ONU接入系统是采用时分方式,所以OLT和ONU在开始通信之前必须达到同步,才会**信息正确传输。要使整个系统达到同步,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时钟,在EPON中以OLT时钟为参考时钟,各个ONU时钟和OLT时钟同步。OLT周期性的广播发送同步信息给各个ONU,使其调整自己的时钟。EPON同步的要求是在某一ONU的时刻T(ONU时钟)发送的信息比特,OLT必须在时刻T(OLT时钟)接收他。在EPON中由于各个ONU到OLT 的距离不同,所以传输时延各不相同,要达到系统同步,ONU的时钟必须比OLT的时钟有一个时间提前量,这个时间提前量就是上行传输时延,也就是如果OLT在时刻**送一个比特,ONU必须在他的时刻RTT(往返传输时延)接收。RTT等于下行传输时延加上上行传输时延,这个RTT必须知道并传递给ONU。获得RTT的过程即为测距(ranging)。当EPON系统达到同步时,同一OLT下面的不同ONU发送的信息才不会发生碰撞。
测距和时延补偿:由于EPON的上行信道采用TDMA方式,多点接入导致各ONU的数据帧延时不同,因此必须引入测距和时延补偿技术以防止数据时域碰撞,并支持ONU的即插即用。准确测量各个ONU到OLT的距离,并**调整ONU的发送时延,可以减小ONU发送窗口间的间隔,从而提高上行信道的利用率并减小时延。另外,测距过程应充分考虑整个EPON的配置情况,例如,若系统在工作时加入新的ONU,此时的测距就不应对其它ONU有太大的影响。EPON的测距由OLT通过时间标记(Timestamp)在监测ONU的即插即用的同时发起和完成。
RTT补偿:在OLT侧进行延时补偿,发送给ONU的授权反映出由于RTT补偿的到达时间。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