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昌“家庭式教育” 幼童不入学由父母亲授

2014-05-06来源 : 互联网

中新社南昌9月18日电题:探访南昌“家庭式教育”幼童不入学由父母亲授

作者王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卢小红是进行“家庭式教育”的试验者,18日上午,卢和往常一样,给4岁的儿子上课。“我有一儿一女,都没有把他们送入传统的幼儿园学习,而是亲自授课。”

“家庭式教育”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教学模式,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师徒或亲情关系,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随着中国打破应试教育困局的呼声渐起,“家庭式教育”等个性化教育模式悄然兴起。中新社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南昌,就有不少家长在家中为自己的孩子上课。

“5岁之前,女儿都由我亲自在教,入学之后也经常请假在家中学习。”1996年,卢小红的**个女儿诞生,辞去工作的卢小红专心当起“家庭教师”。

时间一长,卢小红索性在自己家办了一所幼儿园。

“后来让孩子入校只是为了注册学籍,应付应试教育下的考试,以便顺利升学。”卢小红告诉记者,女儿一岁零两个月会开口背诗,5岁入学,16岁就考上了当地知名高校江西财经大学。

“敢于抗拒现行教育制度的家长并不多,但有这个意愿的却很多。”卢小红告诉中新社记者,为了丰富自身教育经验,更好地教育年幼的儿子,2011年初,她在网上发起了南昌“在家教育联盟”的活动,还注册了QQ群,群里现在有400多人,“我们经常会分享各自的教育经验。”

“应试教育的课本都只截取了**的一小部分,我个人认为是不科学的。”南昌市民王烁哲是一名自办私塾的教师,王烁哲不打算将孩子送入传统的学校进行学习,而是在私塾接受自己的教育。

“我不需要他考满分,只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目前,王烁哲的私塾学堂已由*初的4名学生增加到40多人,“主要的课程是学习国学**,家长和老师配合,一起担负教育孩子的责任。”

“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值得肯定,但也可能会令孩子缺少集体意识。”南昌市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戴庆锋认为,“家庭式教育模式”需要家长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对家长个人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个性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不失为破解当前应试教育困局的一个过渡方法。(完)标签:卢小红家庭式王烁哲南昌私塾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