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强制办**文秘证大学生质疑学校“**”
2014年3月11日晚,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原本肃静的晚自习,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临时班会”打断了。该专业导员助理(简称助导)、大二一名姓金的同学突然进入教室并主持了这场班会。临时班会的主题是:没有报名参加**文秘证培训的同学必须报名,没有来上自习的同学也必须由人代为签字。一时间,教室陷入一片混乱,*后学生们尽管不愿意,但还是按助导的要求,在报名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强制:每个人都得报名
“我们签名是迫不得已,因为不签名谁也走不出教室,可我们真的不想交*。”该学院一名姓李的同学无奈地说。“报名后就要交300元,不是我们差这些*,而是我们认为这个证没什么用。”“不管怎么说,学校也不能这样对待学生啊。”工商管理专业很多学生都对这个做法表示不满。
小李介绍,**文秘证的事儿是上周日晚上助导通知的。“当时助导面对面通知我们,让我们报名,说对我们如何如何有好处。”通知完以后,学生们的反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报名的人****,于是才有了11日晚助导的“深夜到访”。“当时助导脾气很坏,跟我们说就报这么点儿人,导员很不满意,让大家看着办,意思是必须报名。”“动员”结束后,助导拿出报名单,让所有人都在上面签字,并且表示,没到的同学名字也得写上,回头让同寝室的人帮忙通知一下。
辅修:导员一一约谈学生
小李介绍,学校这样强制“推销”培训,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在刚上大一的时候,导员已经开始动员学生们学习辅修专业,每个人3000元。“学校当时推出的辅修专业有会计、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理财等几个新兴专业,每门课程都是3000元*,学完给30学分,没听说有毕业证什么的。”
小李回忆,当时学校推出辅修专业课程的时候,学生们反应也不热烈,没几个人报名,后来导员就一一找谈话,一直谈到学生报名为止,后来基本上每个学生都选择了一门辅修专业课程。“当时导员还暗示学生,如果报名辅修专业,以后啥事儿都好办,如果不报名,以后就不帮忙了。”
自愿:助导的工作方式有问题
对于一波又一波的强制“学业计划”,学生们对此叫苦不迭。“学校设定什么样的培训,学生不是应该自愿参加吗?如果像这样,跟**有什么分别?”采访中记者发现,持这种态度的学生不占少数,参加那次“特殊班会”的学生对此事的厌恶感则更加强烈。
出现这样的矛盾,是院方公开“**”,还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跑偏了呢?辅导员卜老师否认了第一种可能性。“报名一直都是自愿原则,我一直也都是这样跟学生传达的,可能是由于助导年轻,工作方式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卜老师还表示,助导在传递信息中出现差异,她会亲自出面跟学生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