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在复试的环节不少考生都存在一些误解,下面一起来看看2017英语复试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2017英语复试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我是通过调剂来参加复试的,老师会对我有意见。”
调剂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合理安排生源,既是给没能考取自己**志愿理想院校的同学一个机会,也是在给一些招生未能达到计划目标的学校或专业一个机会。
既然学校提供给你复试机会,就代表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你,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积极准备复试,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老师们喜欢有想法、有追求的学生,这和你是否经过调剂没有必然关系,积极地把自己**的一面在面试中展现出来。有时候考生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可能自己觉得自己回答的并不好,但是导师面试的时候比较看重的是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
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只要考生有一些思路,导师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很不错。那么自己可能觉得回答得不好,但是导师已经很满意了。
误区二:“我拜见了我们专业的导师,他对我很欣赏,复试肯定没问题。”
规范化的复试要求“双盲制”的实行,这就是说,面试你的导师不仅可能并不是你所熟悉的导师,甚至可能是5-6个其他的导师。真的要拜见的话,你能把所报的那个系的所有导师都拜见完吗?
另外,现场抽取的试题,也使得你要回答的题目可能并不是你和导师事先讨论过的一些问题,没有好好的准备,很可能你还是回答不出来。
误区三:“我是从一个比较差的院校考过来的,导师一定会歧视我,比起本校的考生,我一定不占什么优势。”
不少考生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复试的决定权在老师的手里,老师会不会更偏爱本校的学生,对比较差的院校的学生打分低一些呢?
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认为,据他们系往年的经验,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在实践能力和做事能力方面确实不如本校的学生。不过这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确有一批比较出色的学生。招生单位在复试的时候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一定会在复试中脱颖而出。
误区四:“我对这个问题理解得不太透彻,答案不全面,得分一定会很低。”
*重要的不是答案。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你的经历比你的名字更重要。**要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简要介绍。注意只做介绍,不做评价,要让事实说话,用经历不言自明。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其次,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言语尽量做到利索干练,不要絮絮叨叨。
**的面试者是占据主动权的考生,你要用你的话题吸引考官的关注,提起考官的兴趣,把他们往你熟悉的领域引导,扬长避短主动出击。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