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蔡文姬

2012-10-10来源 : 互联网

一轮明月高挂,清凉凄冷的月下,那身着单薄衣裳的女子,你为什么一个人在深夜里哭得这么凄惨?伴随着这女子的,似乎还有那一声声孩儿的叫唤。一段段伤感的回忆勾起了一个柔弱的女子心里多少不能言说的苦楚呢?她,就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一个乱世中的苦难女子。

 “文姬归汉”被世人传为美谈,因为她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谁知她心里的苦?多少次,欲诉还休,未语泪先流,或许只有身处骨肉分离的母亲能懂吧!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事情,希望能两全其美,可蔡文姬却不能兼得。在当时的社会,文姬没有选择权,她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处于受**的状态。当初面对抉择的难题,她不是没有迟疑、犹豫,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听着他们用稚嫩的声音的追问,或许还不懂得“离别”对他们的含义,可那一刻,蔡文姬“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回归故土后,怀悲痛蕴,终日里辗转反侧夜不成眠,虽总盼着能在梦里跟孩子相见,可终夜不寐只恨难入梦。偶闻婴儿啼,心肝颤动,饮食无味,容颜消瘦。长风悲歌以恸哭,乱世佳人苦楚命。只是为什么蔡文姬在母子团聚与回归故土选择了后者呢?

虽然魏晋时期的风尚比较开放,但妇女还是处于受**的底层,没有多少选择权。当蔡文姬要**第二段婚姻时,面前的选择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

蔡文姬回归中国的愿望成为现实,只叹无力带走自己的孩子。曹操发话要蔡文姬回国,左贤王亦不敢留,更何况蔡文姬本人呢?不是狠心抛弃骨肉,曹操要她离开,左贤王又不放孩子走,她只能无奈的接受这样残忍的事实。就算能带走,由于他们不是**,难免受到生性多疑的曹操的排斥,倒不如让他们留在左贤王的身边以求平安。不能说蔡文姬没有母爱,残忍,只是出于一个没有权利的古代妇女的无奈。不得不说,曹操考虑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以及与蔡邕之间的师生情的关系等问题,忽视了从蔡文姬的角度来考虑,落得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一个女子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举目无亲,生活背景天差地别,无时无刻不思念故国,一听到有家乡人到来,就欣喜万分。如今,她终于可以回到那日夜思念的故乡,有亲人朋友的地方,熟悉的地方。对蔡文姬来说,在外流离越久,祖国情怀越浓烈,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情感。加上要完成已逝世的父亲的遗愿,继续编写《汉史》,为祖国文化传承做贡献。如果没有蔡文姬舍骨肉,回中国的壮举,如果没有蔡文姬超群的博学多才,就没有后来传为美谈的“文姬归汉”。

曹操除了报答恩师外,另一个接文姬回国的原因便是看中她的才华。当人们在感叹“文姬归汉”的同时,是否也在感叹这位才女心中的苦楚呢?在“国情**”的驱使下,她需要多大的勇气,承受多大的悲伤才踏上归国的路。在**的痛苦中,她继续着父亲未完成的使命,其可谓虽生于丧乱之世,成于悲痛之中。

无奈二抉一,家与国,难以抉择,去留亦不由我。爱国情更深,只能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把心中的苦痛及思念化为文字吟咏,借以聊解自己心中之苦。历经多种苦难的不幸女子,望此刻,能安好!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