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南京家长发的网帖热传引发热议。据小编了解到,其亲戚家一名当班长的三年级小孩,已经开始享受权力的便利,公然接收同学送来的“贿赂”。平时老师有事出去或大家上自习时,就会让班长临时监督全班同学,有人不听话或是违反纪律,班长有权把他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曝光”,被曝光的人少不了要接受一顿训斥或处罚。迫于班长的“**”,班上的一些同学就会主动带吃的东西,例如橙子给他表示友好,希望他能够手下留情,不要曝光。三年级的小学生就开始收礼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网友们都纷纷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小费天使:“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和官场一样,连小学校园也找不到纯洁的地方了!。”
@菲菲的妈妈:“小孩子互相送零食是正常吧,这是一种分享教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啊,我的女儿也会带水果在午饭后吃,每次她都会多带一些苹果、梨子、葡萄等,午饭后送给同学,偶尔还会夸她真漂亮,以及衣服真好看,希望搞好关系。”
@青出于蓝:“听这个小孩眉飞色舞说这件事,我真是如鲠在喉,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叫以权谋私吗?这究竟是什么性质?”
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小编不禁和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联系起来,有一个小学生想要当班长,就用十块*去收买同学的支持。“给你10元,选我当班长”“太抠了吧,他给我20元”这是两个小学生的对话,说它很有意思不如说它很奇怪,这么小的小学生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举动。如此下去,我们下一代身上还能留住多少美好品质?对于小学生贿赂同学、收礼做班长的事情,我们真的都感到痛心疾*。小学生本来是天真无邪的,没有任何杂志污染的,可是现在的孩子玩起了成年人的一套,这让大人们情何以堪?除了教育本身的缺失,家长也都应该反思,自己在平时是否让孩子耳濡目染了太多不健康的东西?教育孩子不说谎话,自己又有多少时候是真诚的?家长和学校对这些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肯定是必须的,应该教会孩子们区分,正常的送礼品和社会上的“贿赂”之间,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孩子成熟得比较早,有时候人小鬼大,父母面对孩子越来越成人话的思维,面对送礼、收礼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是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家长、老师还是成年人的“送礼观”的影响。小学生贿赂同学拉票谋求班干部"职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面对小学校园的不和谐镜头,教育者不可等闲视之。一方面要加强对班干部选举的管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而不是贿赂拉票;另一方面,***门要把**初中升学信息等事关全体学生切身利益的公共信息,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接受全体师生与社会的公开监督。
小编在这里呼吁大家让孩子远离“潜规则”不要让下一代更加**,社会还是需要正气的,还小孩子一片洁净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