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一)

2013-01-09来源 : 互联网

(一)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

1、偏激

偏激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倾向。偏激是看问题时**,片面性很大,要么就全好,要么就皆坏;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在行动上表现为莽撞行事,不顾后果。

2、狭隘

狭隘这种不良的个性倾向,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遇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即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其二是在人际交往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追求少数朋友之间的“哥儿们义气”等。

3、嫉妒

这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情绪。主要特点是把他人在才能、地位、境遇和相貌等方面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上升的威胁,因而感到忧虑、愤怒和怨恨。于是往往采用贬低甚至诽谤他人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4、暴躁

这通常见于性格外向兼有神经质倾向的中学生。其主要表现为:沉不住气,易受激怒,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往往就会*冒三丈,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助。

5、敌对

这是个人遭受较大挫折时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抗态度,是危害性*为明显的一种消极的个性品质。有这种倾向的人,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有时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

6、依赖

主要表现为对个人的自理能力缺乏信心,遇事企求他人帮助,生活上寻求父母的保护和照顾。    

7、孤僻

多见于内向的中学生。主要表现为不合群,对周围的人怀有戒备心理或厌烦情绪,做事喜欢*来*往,疑心较重,好神经过敏。

8、怯懦

以胆怯和懦弱为特征。胆小怕事,进取精神差,遇事好退缩,人际关系也较冷漠。

9、自卑

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有自卑心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处处觉得低人一等,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10、神经质

通常具有易紧张、好激动、多愁善感、敏感疑虑等特点,并常伴有睡眠不好。

(二)形成原因

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涉及遗传因素,生理条件,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原因。下面简单地分析几种因素:

1、家庭因素

俗语说,父母是子女的**任教师,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对其心理发展关系重大。然而,不少家庭不懂得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甚至连平等对待孩子也做不到。另一方面,

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作用。如父母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于溺爱的教育方法,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会使其子女形成狭窄的心理,不承认或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对比自己强的人怀恨在心,常常造谣中伤。如果父母用专横武断,不注意方式地指责、羞辱孩子,动不动就训斥或打骂的家庭教养方式,其子女容易产生神经质倾向。父母不良嗜好多、情緒急躁或不良行为等是引发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更是深深的内心创伤。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二)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三)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四)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五)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六)

中学生主要的个性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七)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